更新时间:2025-02-26 09:51点击:63
《佩兰》古琴七级考级曲谱减字谱深度解读
《佩兰》乃中国古琴艺术中的一首经典名曲,源自《春草堂琴谱》,据传为南宋时期的琴家毛敏仲所创作。他深受诗人屈原《离骚》中“纫秋兰以为佩”之句的启发,以此为主题,谱写了这首琴曲。曲调清新淡雅,简约而不失深沉,借兰花之姿,抒发了作者高尚的爱国情怀与自命清高的志向,正如《离骚》所描述的那样,以秋兰为佩,彰显高洁之志。
另据《天闻阁琴谱》记载,战国时期有位名叫灵虚子的隐士,在游历嵩山时,偶遇一位仙人在石窗下抚琴。仙鹤在庭院中翩翩起舞,兰花在室内散发幽香。灵虚子被这番景象深深吸引,遂被邀请进屋交谈。仙人便传授给他一首名为《佩兰》的清羽之调。此曲音韵悠扬,宛如九霄之上的环佩之声,令人陶醉。
而在《大还阁琴谱》(1673年)的后记中,对《佩兰》的描述更为细腻:
“兰生空谷,无人自芳;苟非幽人,谁与相将。曲调细而不迫,徐而抑扬。”